自动加药机是水处理、化工、医疗等领域中实现精准投加的关键设备。其稳定、安静的运行是保证加药精度和设备寿命的前提。当设备出现异常的噪音或振动时,往往是故障的先兆。本文将系统性地介绍如何诊断和处理这些异响问题。
一、安全第一:操作前准备
在开始任何诊断和维修工作之前,请务必遵守以下安全规程:
1.停机断电:立即停止设备运行,并切断电源总开关,挂上“禁止合闸”警示牌。
2.释放压力:对于泵式加药机,需缓慢打开泄压阀,释放管路和泵头内的残余压力。
3.佩戴防护:根据所加药剂的特性,佩戴好防护眼镜、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
4.阅读手册:仔细查阅设备的使用说明书,了解其特定结构和注意事项。
二、诊断流程总览
异响和振动问题通常遵循一个清晰的排查路径,可概括为以下步骤:
第1步:识别异响类型与来源区域
•机械噪音:如摩擦声、尖鸣声、周期性撞击声,通常来自电机、减速箱等运动部件。
•液压噪音:如“咕噜”声(气蚀)、“咔嗒”声(水击),通常与泵头、阀门和管路相关。
•结构性振动:整个设备单元连同管路一起剧烈抖动,通常与安装、固定相关。
第2步:根据类型进行针对性排查
第3步:实施处理并测试效果
第4步:如未解决,寻求专业帮助
三、逐步诊断与处理方案
1.机械系统问题(噪音源:电机、传动部件)
•可能原因1:电机轴承损坏
◦诊断:产生连续不断的摩擦声或尖鸣声。手动转动电机轴(断电状态下),感觉是否有卡涩、松动或异响。
◦处理:更换电机或由专业人员更换轴承。
•可能原因2:联轴器不对中或损坏
◦诊断:导致设备剧烈振动和周期性撞击声。检查连接电机和泵体的联轴器,看其弹性体是否磨损、破裂。
◦处理:使用专业工具重新校正联轴器的同心度和平行度。更换磨损的弹性部件。
•可能原因3:减速机构(蜗轮、齿轮)磨损或缺油
◦诊断:运转时有沉闷的摩擦声或卡滞感。
◦处理:检查齿轮箱油位,按说明书要求加注或更换指定型号的润滑油。如内部齿轮磨损严重,需更换整个减速机构或相关部件。
2.液压系统问题(噪音源:泵头、阀门、管路)
•可能原因1:气蚀现象
◦诊断:泵体发出“咕噜咕噜”的爆破声,常伴有加药量不准和振动。这是由泵吸液不足,内部产生并破裂真空气泡引起。
◦处理:
▪检查并清洗入口过滤器。
▪紧固所有吸液管接头,确保不漏气。
▪保证药液桶液位充足。
▪检查入口管路是否过长、过细或折弯。
•可能原因2:液压腔内有空气
◦诊断:运行声音不均匀,有不规则的撞击声,流量不稳定。
◦处理:打开泵头或管路高点的排气阀,以低冲程频率运行设备,直到排出平稳的液流而无气泡。
•可能原因3:进料阀/出口阀故障
◦诊断:阀球(或阀瓣)被异物卡住或磨损,导致关闭不严,产生回流和“咔嗒”的撞击声。
◦处理:拆卸并清洗阀组(阀座、阀球),检查是否有磨损或裂纹。轻微磨损可尝试润滑,严重则需更换。
•可能原因4:脉动阻尼器故障
◦诊断:管路伴随每次泵的脉冲而剧烈振动。阻尼器无法有效吸收脉动。
◦处理:检查阻尼器的预充压力是否与系统压力匹配,按规范重新充气或更换。
3.安装与连接问题(整体振动)
•可能原因1:底座固定不牢
◦诊断:设备整体晃动。
◦处理:检查并紧固设备地脚螺栓。确保设备放置在平坦、坚固的基础上。
•可能原因2:管路支撑不足
◦诊断:进出口管路随之摆动,并敲击其他物体。
◦处理:增加管路支架和卡箍,将管路牢固固定。
•可能原因3:共振现象
◦诊断:设备在某一特定频率下运行时振动特别大。
◦处理:在设备底座下加减震垫(如橡胶垫)。如果设备频率可调,可轻微改变运行频率,以避开共振点。
四、处理后的测试与预防性维护
1.修复后测试:
◦点动测试:接通电源后瞬间启动,立即关闭,确认电机转向正确且无卡死。
◦空载测试:在低压或清水条件下短时运行,观察异响/振动是否消失。
◦负载测试:逐步加载至正常工作压力,确认运行平稳、计量准确。
2.建立预防性维护计划(根本之道):
◦每日/每周检查:简单查看设备运行状态,听有无异常声音。
◦每月维护:检查紧固件是否松动、入口过滤器是否堵塞、管路有无泄漏。
◦每季度/年度保养:按照说明书要求,定期更换易损件(如隔膜、阀球、密封圈),检查润滑油并更换。
当自动加药机出现异响时,请牢记“安全第一、由简到繁、系统排查”的原则。从判断噪音类型入手,依次检查机械、液压和安装系统,大多数问题都可以被有效解决。而建立并执行严格的预防性维护计划,是避免问题发生、确保设备长期稳定运行的基石。如果问题复杂,自身无法解决,务必及时联系专业技术人员。
上一条: 自动加药机频繁报警的常见原因及处理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