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加球机作为现代化研磨、混合、清洗等工艺中的关键辅助设备,其稳定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到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卡球”、“漏球”和“计数不准”是三个最为常见的故障问题。本文将深入解析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并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
一、卡球问题
现象描述:研磨球或介质球在加球机的输送管道、阀门或出球口处被堵塞,导致加球过程中断,设备空转或报警停机。
原因分析:
1.球体尺寸不均或变形:这是最根本的原因。如果研磨球规格不统一,存在过大或变形的球体(如卵形、长条形),极易在管道弯头、阀门等狭窄处形成“拱桥”效应,导致卡死。
2.输送管道设计缺陷:管道内径与球体直径不匹配(过于紧凑)、管道弯头角度过小(如90度直角弯)、内壁不光滑有毛刺或焊缝突起,都会增加球体通过的阻力。
3.机械结构问题:拨轮、叶轮等推送部件的间隙设计不合理,间隙过小容易夹住球体;执行放球的阀门(如电磁阀、气动蝶阀)动作不到位或反应迟缓,也会造成球体在阀口处堵塞。
4.外部因素干扰:物料(如粉末、碎屑)或异物混入球仓,与球体粘结形成团块,造成堵塞。
解决方案:
•源头控制:严格筛选研磨球,确保其尺寸公差和真圆度符合要求,淘汰变形及破损的球体。
•优化设计:加球机管道内径应至少为最大球体直径的1.5-2倍以上;使用大半径的平滑弯头替代直角弯头;确保内壁光滑无阻碍。
•定期维护:定期检查拨轮、阀门等运动部件的磨损情况,调整或更换已磨损的零件,保证动作顺畅。清洁球仓,防止物料和异物堆积。
•增加辅助装置:对于易卡点,可考虑加装气动振动器或柔性拍打装置,帮助破拱和疏通。
二、漏球问题
现象描述:在非加球时段,仍有少量球体从出球口漏出,或在加球过程中,出球量异常偏多,无法精确控制。
原因分析:
1.阀门关闭不严:这是最常见的原因。负责切断球流的阀门(如蝶阀、闸板阀)因磨损、变形或有杂质卡住,无法完全密封,形成缝隙。
2.机械结构磨损:计量仓与拨轮之间的间隙因长期磨损而变大,当设备静止时,球体在重力作用下从增大的缝隙中缓慢泄漏。
3.密封件老化或损坏:设备活动部件的密封圈、羊毛毡等密封元件老化、失去弹性或破损,失去密封作用。
4.设备水平度不佳:设备安装不水平,导致球体因重力倾向一侧,对阀门或密封处产生单侧压力,引发泄漏。
解决方案:
•检查与更换阀门:定期检查阀门的密封面和动作机构。一旦发现磨损或关闭不严,应立即维修或更换。
•调整机械间隙:定期检查并调整拨轮与仓壁之间的间隙至设计标准,对磨损严重的部件进行更换。
•更新密封件:制定预防性维护计划,定期更换易老化的密封件。
•校正设备水平:安装时及定期使用水平尺校正设备,确保其处于水平状态。
三、计数不准问题
现象描述:加球机显示添加的球体数量与实际加入的数量存在较大偏差,导致工艺配方执行错误,影响产品质量。
原因分析:
1.传感器选型或安装不当:
◦光电传感器:镜面光滑的球体可能产生镜面反射,导致光束无法返回接收器,造成漏计数;传感器安装位置不当,光束容易被球体弹开或遮挡不彻底。
◦接近开关:对于非金属球体无效。安装距离过远或过近,都会导致检测信号不稳定。
2.计数逻辑缺陷:简单的“通过即计数”逻辑,在球体密集、连续下落时,容易因球体粘连、重叠而导致传感器一次触发却通过了多个球,造成少计。
3.外部干扰:传感器线路受强电干扰,导致信号波动,产生误计数。设备振动也可能导致传感器松动移位。
4.软件去抖设置不合理:传感器的电气信号存在前沿/后沿抖动,若软件去抖时间设置不当(过短则会计数多次,过长则会漏计),会直接影响计数准确性。
解决方案:
•优化传感器系统:
◦针对高反光球体,选用漫反射型或槽型光电传感器。
◦精确调整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和灵敏度,确保每个球体通过都能产生一个清晰、稳定的信号。
◦对于金属球,可选用抗干扰能力强的电感式接近开关。
•改进计数逻辑:采用更先进的计数方式,如基于重量的称重计量法(最准确)、或利用高速摄像头进行图像识别计数。如果沿用传感器计数,可设计“隔离式”下料通道,确保球体单列、间隔通过传感器。
•增强抗干扰能力:使用屏蔽电缆,并做好设备接地。将传感器牢固安装,避免因振动移位。
•合理配置软件参数:根据实际信号波形,在PLC或控制系统中设置合适的信号滤波和去抖时间。
自动加球机的卡球、漏球和计数不准问题,往往是机械设计、元器件选型、日常维护和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一个系统性的方法:从优化设计入手,在源头把控研磨球质量,并建立定期预防性维护制度。通过精准的故障诊断和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可以极大提升自动加球机的稳定性和计量精度,从而保障生产线的连续、高效和高质量运行。
上一条: 自动加球机五大常见故障与排除方法
下一条: 自动加球机计数不准或传感器失效的常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