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0535-6053175

电子邮箱: yt_sjyg@163.com

Banner
首页 > 新闻动态 > 内容
絮凝剂自动加药机计量不准或不出药的原因分析与处理
- 2025-10-18-

絮凝剂自动加药机计量不准或不出药的原因分析与处理方案

絮凝剂自动加药系统是水处理工艺中的关键环节,其运行的稳定性与精确性直接关系到出水水质、药耗成本及后续处理单元的负荷。一旦加药机出现计量不准或完全不出药的故障,必须迅速排查原因并及时处理。本文将对这一常见问题进行系统性分析,并提供清晰的解决思路。

一、故障现象

•计量不准:实际加药量与控制系统设定值存在较大偏差(偏多或偏少)。

•完全不出药:加药泵运行,但出口管路无药液流出。

二、原因分析与处理流程

处理此类故障应遵循“先外后内、先易后难”的原则,从药液本身、管路系统到设备核心部件逐步排查。

第一步:检查药液与配制环节(最基本也最易忽视)

1.药液浓度变化:

◦原因:絮凝剂(尤其是PAM等高分子聚合物)若配制浓度过高或搅拌不均,会导致药液粘稠度急剧增加,可能超出加药泵的能力范围,造成计量偏少甚至管路堵塞。配制浓度过低则会导致计量偏少。

◦处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所需浓度配制,确保有足够的熟化时间和充分的搅拌,保证药液浓度均匀、无“鱼眼”状未溶解颗粒。

2.药液变质或污染:

◦原因:药液存放时间过长、配制用水水质差(如含有油污、杂质)或微生物滋生,可能导致药液性状改变,产生沉淀或凝胶物,堵塞吸液口或管路。

◦处理:定期清理配药罐,更换新鲜药液。检查配制用水水质。

第二步:检查管路与阀门系统(最常见的故障点)

1.进液管路问题(导致不出药或计量偏少):

◦原因:

▪堵塞:吸液管底阀或Y型过滤器被药液中的杂质、凝胶块堵塞。

▪泄漏:进液管路接头密封不严,吸入空气,形成“气缚”现象,泵无法建立有效吸力。

▪安装不当:吸液管路过长、弯头过多或管径过细,导致吸入阻力过大。

◦处理:

▪清洗:拆卸并清洗底阀、过滤器及附近管路。

▪查漏:检查所有进液管路接头,确保密封严密。可涂抹肥皂水在接头处,观察是否冒泡。

▪优化:缩短进液管路,减少弯头,使用合适管径的管道。

2.出液管路问题(导致计量不准或不出药):

◦原因:

▪堵塞:出液管路、背压阀或注射阀被堵塞。

▪泄漏:出液管路破裂或接头脱落,药液泄漏。

▪背压过高:投加点压力过高或出液管路过长过细,超出泵的额定出口压力。

◦处理:

▪疏通:拆卸并清洗出液管路及相关阀门。

▪查漏紧固:检查并紧固所有出液管路接头。

▪评估背压:确认投加点压力,确保其在加药泵的工作范围内。必要时增加背压阀或更换更高压力的泵头。

3.阀门问题:

◦原因:进、出口单向阀(球阀、膜片)因杂质卡住无法闭合或开启,导致药液倒流或无法吸入/排出。

◦处理:拆卸进口和出口单向阀组件,用清水彻底清洗,检查阀球、阀座和密封圈是否完好。

第三步:检查加药泵本体(核心部件故障)

1.计量泵问题:

◦原因:

▪隔膜破损:对于机械隔膜泵,隔膜疲劳破损会导致药液从泵头泄漏孔漏出或进入液压油腔,造成计量不准。

▪柱塞密封磨损:对于柱塞泵,密封圈磨损会导致药液泄漏。

▪冲程调节机构失灵:调节旋钮或电动执行机构故障,导致实际冲程长度与设定值不符。

▪转速(频率)异常:驱动电机或控制系统故障,导致泵的往复频率不准。

◦处理:

▪更换备件:定期检修,更换破损的隔膜、密封圈等易损件。

▪校准:对冲程和频率进行校准。可在泵出口连接一个量筒,在一定时间内收集药液,与实际设定值进行比对校正。

2.螺杆泵问题:

◦原因:

▪定子橡胶磨损:定子与转子间隙变大,泵的容积效率下降,导致出力不足、计量偏少。

▪转子磨损:同样导致效率下降。

▪万向节或联轴器损坏:导致动力无法有效传递。

◦处理:更换磨损的定子、转子或其他损坏的传动部件。

第四步:检查电气与控制系统(智能化设备的潜在问题)

1.信号干扰与接线问题:

◦原因:控制信号(4-20mA)受到干扰,或接线端子松动、腐蚀,导致接收到的控制指令与实际输出不符。

◦处理:检查信号线屏蔽和接地,紧固所有接线端子。

2.控制器设置错误:

◦原因:泵的额定流量、控制模式(本地/远程)等参数设置错误。

◦处理:仔细阅读说明书,核对并正确设置控制器参数。

3.传感器故障:

◦原因:如果系统是根据流量或浊度信号自动调节加药量,相关传感器的失灵会直接导致加药机误动作。

◦处理:校准或更换故障传感器。

三、日常维护与预防措施

为避免加药机故障,定期的预防性维护至关重要:

1.定期清洗:每日或每周对配药罐、过滤器、进口底阀进行清洗。

2.定期润滑与更换:按照设备手册要求,定期对运动部件进行润滑,并按时更换隔膜、密封圈、软管等易损件。

3.定期校准:每月或每季度对加药泵的计量精度进行一次校准。

4.保持清洁:保持设备及周围环境清洁,防止灰尘、杂质进入系统。

5.建立台账:记录每天的运行参数、维护内容和故障处理情况,便于追溯和分析。

当絮凝剂自动加药机出现计量问题时,一个系统性的排查流程能帮助快速定位并解决问题。从药液→管路→泵体→控制的排查顺序,能有效提高维修效率,保障水处理系统的稳定运行。坚持“预防为主,维修为辅”的原则,通过规范的日常维护,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此类故障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