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选是选矿工艺的“点睛之笔”,而自动加药机则是确保浮选过程稳定、高效的关键设备。然而,药剂管路堵塞是自动加药机运行中最常见且最令人头疼的问题之一。一旦发生堵塞,会导致药剂添加中断或不准,轻则影响浮选指标(精矿品位和回收率),重则造成工艺紊乱、生产中断和经济效益受损。因此,建立一套系统性的预防与应对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预防为主,处理为辅”的原则,从堵塞原因、预防措施和应对流程三个方面,系统阐述如何管理这一难题。
一、追本溯源:探明药剂管路堵塞的常见原因
要有效解决问题,首先需知其根源。药剂管路堵塞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因素引起:
1.药剂本身的性质:
◦凝固/结晶:某些药剂在环境温度较低时易凝固(如某些起泡剂)或析出结晶(如某些调整剂),从而黏附在管壁上。
◦粘度高:高粘度药剂流动性差,容易在管道内滞留,逐渐积聚。
◦杂质与沉淀:药剂本身含有杂质或配制好的药液长时间静置后产生沉淀物。
2.配药与储药环节的问题:
◦配药水质硬:使用高硬度的水配药,易与水中的钙、镁离子反应生成不溶性沉淀。
◦储药桶污染:储药桶密封不严,落入灰尘、杂物;或桶内壁腐蚀产生锈蚀物。
◦药剂配伍不当:不同药剂在桶内或管道中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絮凝或沉淀。
3.加药系统设计与维护缺陷:
◦管道设计不合理:存在过多的死角、盲管或U形弯,药剂易在此处滞留。
◦过滤器缺失或失效:未在加药泵入口设置过滤器,或过滤器长期未清洗更换。
◦计量泵或阀门内漏:停机时,管路中的药液因虹吸或内漏而回流,水分蒸发后留下浓缩的药剂造成堵塞。
二、防患于未然:构建系统性的预防体系
预防是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管理方式。应从事前控制到日常维护,建立多道防线。
1.药剂选择与配制优化:
◦优选药剂: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优先选择溶解性好、不易结晶、粘度低的药剂型号。
◦规范配药:使用洁净、软化后的水配制溶液,并充分搅拌,确保药剂完全溶解。
◦“现用现配”:避免一次性配制大量药液长时间储存,特别是易沉淀的药剂。
2.系统设计与改造:
◦管道保温和伴热:对于易凝固的药剂,给药剂管路增加电伴热带和保温棉,维持管路温度在药剂凝固点以上。
◦优化管路布局:尽量减少弯头和死角,保持管道顺直,并设计一定的倾斜度以便排空。
◦关键部件配置:必须在加药泵入口安装Y型过滤器或篮式过滤器,并定期清洗。对于关键管路,可考虑设置备用管路,实现快速切换。
3.严格的日常维护制度(核心措施):
◦定期冲洗制度:这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建议:
▪每日冲洗:每班交接班时,用清水或溶剂反向冲洗加药管路5-10分钟。
▪定期彻底清洗:每周或每半月,使用温和的酸、碱溶液或专用清洗剂对整套系统进行循环清洗,溶解结垢和沉淀。
◦过滤器清洁:将过滤器拆洗纳入日常点检内容,根据药液洁净度确定清洗频率(如每班一次或每日一次)。
◦储药桶管理:保持储药桶清洁、密闭,定期清理桶底残渣。
三、从容应对:建立快速有效的堵塞处理流程
即使预防措施到位,堵塞仍可能偶然发生。此时,需要一套标准、安全的应对流程。
处理原则:安全第一,从易到难,避免损坏设备。
第一步:初步判断与隔离
•确认堵塞:通过加药机流量示值异常(如为零或远低于设定值)、泵压异常升高等现象判断堵塞发生。
•立即停机:停止加药泵,关闭相关阀门,将堵塞的管路与系统隔离。
•定位堵塞点:通过手感温差(堵塞点后温度较低)、敲击听声或分段拆卸法,大致判断堵塞位置。
第二步:分段处理与疏通
•从过滤器开始:首先检查并清洗加药泵入口的过滤器,这通常是最常见的堵塞点。
•软管疏通法:对于PU等软管,可拆卸后用手动压力泵或压缩空气(压力需严格控制,通常低于0.3MPa)从一端反向或正向吹扫。严禁超压,以免管路爆裂伤人。
•硬管疏通法:对于PVC、不锈钢等硬管,可用细铁丝前端绑上软布,蘸取少量溶剂进行疏通。对于结晶堵塞,可用热水或相应溶剂(如稀盐酸用于碳酸钙结垢)浸泡冲洗。
•拆卸清理:若上述方法无效,需拆卸堵塞段的管件、阀门,用人工或专用工具进行彻底清理。
第三步:恢复与验证
•重新组装:清理完毕后,将所有部件正确安装回位。
•清水试运行:先用清水进行试运行,检查管路是否畅通,各连接处有无泄漏。
•恢复加药:确认无误后,切换至药液,恢复正常加药,并密切观察流量和压力是否稳定。
四、进阶建议:向智能化维护迈进
对于现代化选矿厂,可考虑引入更先进的手段:
•压力在线监测与报警:在管路关键点安装压力传感器,当压力异常升高时,系统自动报警甚至连锁停机,实现早期干预。
•定期自动冲洗程序:在自动加药机的PLC程序中设定自动冲洗程序,例如,每运行4小时,自动切换清水冲洗管路5分钟。
浮选自动加药机药剂管路堵塞是一个系统性问题,其治理需要系统性的思维。通过深入理解堵塞成因、构建以“定期冲洗”为核心的严密预防体系、并掌握安全高效的应急处理流程,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堵塞发生,确保加药机的稳定运行,从而为整个浮选流程的顺行和选矿经济技术指标的优化奠定坚实基础。将管路维护工作制度化、标准化,是每一位现场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职责所在。

